行业新闻

质量为本、客户为根、勇于拼搏、务实创新

新闻公告

< 返回上一页

“云涌贵州”:解码首位产业数字经济新动能

发布时间:2025-04-15 16:12:39

开篇:从“数据山谷”到“云服务高地”的跃升


在贵山贵水间,一场由“云”驱动的数字革命正在重塑经济版图:2022年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90.5%,连续17个月领跑;华为云营收增长超200%,云上贵州集团利润同比激增42.1%;3万家企业通过云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,累计交易金额突破百亿元。当“云服务”成为贵州数字经济的“首位产业”,这片曾经的“数据沙漠”正蝶变为“云上绿洲”,书写着西部省份弯道超车的新传奇。


一、首位产业崛起:从“量”的突破到“质”的跨越


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- 增速领跑:2022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818亿元,较2020年翻两番,规模从第23位跃升至第17位,成为增速最快的省份之一;   - 云服务占比超七成:以华为云、白山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商贡献核心增长,华为云在贵安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年增50%,白山云边缘云服务覆盖83%中国网民及5.5亿海外用户,形成“云服务+数据存储+算力支撑”的全链条优势。   企业上云催生数实融合新生态   - 传统产业数字化加速:2.5万家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,贵州轮胎5G全连接工厂通过云端AI质检,缺陷识别效率提升80%;老干妈等传统企业依托工业云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,成本下降30%;   - 平台经济异军突起:铜仁市网络货运、互联网医疗等平台经济规模达271.87亿元(2022年),黔南州“贵人家园”平台注册市场主体21.4万家,数字化政务服务覆盖率达95%。  


二、区域协同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全域开花” 


贵阳贵安:打造“中国数谷” - 算力基建:21个大型数据中心落地,服务器承载能力超225万台,“东数西算”贵安集群成为十大枢纽节点,华为云智算基地、腾讯七星数据中心等构建起“存算一体”生态;   - 软件产业集群成势:大数据科创城招引企业超千家,国家高新区冲刺“国家软件名园”,2022年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长20%,成为全省数字经济“主引擎”。   市州错位发展各具特色 - 安顺:设立首支大数据产业基金,软件服务业增速全省,航空制造企业通过云端协同设计,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%;   - 铜仁:聚焦网络货运、二手车交易等垂直领域,平台经济规模年增14.29%,“云上贵州·铜仁登云”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;   - 黔南:新华三服务器产线落地龙里,预计年产10万台,构建“硬件制造+云服务”产业链闭环。


 三、基础设施:筑牢云服务发展“数字底座”  算力网络通达 - 信息基建投资强劲:2022年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占比59.85%,贵州移动、电信分别投入61.86亿、28.30亿元,5G基站数突破15万,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,贵阳、遵义跻身“千兆城市”;   - 绿色算力优势突出:依托年均17℃气温及“水火风光”多能互补,数据中心PUE普遍低于1.3,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PUE低至1.12,能耗成本较东部低40%。   技术创新持续赋能   - 区块链试点成效显著:作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,累计服务企业超3万家,交易金额破百亿,在政务数据共享、农产品溯源等场景实现“区块链+云服务”深度融合;   - 研发投入爆发式增长: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发经费增长239.2%,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,中间件、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信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。


 四、未来图景:从“追赶者”到“领跑者”的战略路径


短期目标:夯实首位产业地位  - 规模突破: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目标增长18%以上,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%,“上云企业”突破3万家;   - 生态:围绕华为云、腾讯云构建产业集群,培育10家营收超10亿元的企业,引进50家以上生态伙伴,形成“一核多极”发展格局。   中长期规划:构建数字经济新范式  - “十四五”愿景: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达千亿元,年均增速超20%,云服务收入占比保持70%以上,成为重要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区;   - 技术攻坚:建设10个以上工程研究中心,在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边缘计算等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,推动“贵州云”服务辐射粤港澳、对接“一带一路”。  


结语:云服务如何改写区域经济基因?  贵州的实践证明,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并非“跟跑”,而是可以通过聚焦核心赛道实现“换道超车”。当云服务从“基础设施”升级为“首位产业”,其价值早已超越经济增速本身——它重塑了产业结构(传统企业数字化率超60%),改写了区域定位(从“数据存储基地”到“智算创新枢纽”),更构建了开放生态(超4万家企业加入“云上朋友圈”)。在“东数西算”“数字中国”的国家战略下,贵州正以云服务为笔,在喀斯特高原上绘制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图景,为西部省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“云端样本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66.png


上一篇:“中国数谷” 十年蝶变:从算力高地到数字经济新标杆 下一篇:300亿砸向贵州!华为云数据中心如何重塑“中国算力心脏”?